喝对三道暖身汤,“阳康”复原有妙方

发布时间:2023-01-10来源:南京晨报 阅读:

  1月5日迎来小寒节气。民谚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从字面上来说,大寒好像比小寒还要冷,但实际上,小寒却比大寒冷,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那么,小寒节气如何养生呢?

  三种怕冷人群不妨对“证”喝汤

  气虚、阳虚、血虚等三种证型的人群这时候更怕冷。专家们提醒,不妨试试以下三种汤品驱寒取暖。

  气虚怕冷:喝黄芪牛肉汤

  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中医师王东旭介绍说,气虚体质的人除了怕冷和爱出汗外,还往往表现为肌肉松软、体力较差,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稍大就容易累。身体防御能力一般不怎么好,容易感冒,感冒后康复的时间也比别人长。推荐食疗方是黄芪牛肉汤。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做法:牛肉(瘦)1000克,黄芪12克,党参12克,大葱20克,姜15克,料酒20克,小葱5克,胡椒粉1克,盐10克,味精2克。

  阳虚怕冷:喝干姜肉桂羊肉汤

  不少读者都认为怕冷就是阳虚,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如何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阳虚呢?南京市名中医、该院治未病科夏公旭主任介绍说,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阳气不足时,不能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会出现怕冷的现象。一般阳虚的人有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根据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不同,表现的症状各不同。但是无论哪种阳虚,怕冷、手脚冰凉是阳虚者的最主要表现。症状较重者可以尝试中医膏方调理,如果阳虚怕冷的症状不是很严重,不妨尝试食疗驱寒,比如干姜肉桂羊肉汤。

  做法: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肉桂15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血虚怕冷:喝鸡丝阿胶汤

  很多女性读者朋友怕冷多是由于血虚,为什么这么说呢?经、带、胎、产都可能造成失血,而经期劳累、月经量过多、生产时出血过多等等都会导致血虚。该院中医妇科王俊兰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女性血虚有寒者,一般都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乏力、四肢怕冷等症状。症状较重者可以尝试中医膏方调理,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不妨试试鸡丝阿胶汤。

  做法:鸡胸脯肉100克,牛奶1000克,阿胶80克,姜10克,盐2克。

  冬季常晒“阳脉之海”,“阳康”人群试试复元膏

  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中医师颜延凤介绍说,冬季的阳光也是一味良药,阳光具有温煦的作用,能温暖人体脏腑及四肢,驱除人体寒气。人体腹为阴,背为阳,清代老年养生专家曹廷栋所著的《老老恒言安寝》中记载:“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而坐……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冬季常晒背部,可以壮阳气,增进健康。此外,脊柱也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一身之阳,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冬季常晒背部,可以起到补充阳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近期,第一批“阳过”人员已经在康复后陆续返岗,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很多“阳康”人群返岗后表示会出现疲劳乏力、咳嗽气喘、失眠焦虑等症状。对此,颜延凤介绍说,这类人群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对证服用含有太子参、茯苓、山药、绞股蓝、红景天、六神曲、木香、丹参、三七粉、酸枣仁、茯神、枇杷叶、莲子、阿胶珠等中药熬制成的复元膏。此膏方有益气复元、宁心安神、健脾助运、补气生津等功效,适合病后元气未复、失眠焦虑、神疲乏力、气阴两虚等症状的人群。

  冬练三九有三宜三不宜

  俗话说:“冬练三九。”小寒节气的寒冷却阻挡不住锻炼达人们的运动热情。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运动保健门诊李靖教授提醒,“三九”锻炼要做到“三宜三不宜”。

  时间宜晚不宜早:小寒节气区间内,早晨锻炼最好待日出以后再进行,因日出后温度上升,空气中的污染物也有所减少,还有日光浴的作用,以免受寒。

  运动量宜小不宜大:每次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特别是康复期的患者不要骤然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发生意外。在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因冬季气温低,血流缓慢,肌肉、关节及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运动量不宜大,可进行太极拳、健步走、体操等运动锻炼。

  吸气宜鼻不宜口。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因为用鼻腔吸气对空气有加湿加温作用,还能有助于防灰尘和细菌 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此外,冬季锻炼应根据当日的天气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与地点,要避免在风、大雪、大雾、大寒中锻炼,上述天气时应在室内进行锻炼。

责任编辑:李曾丽
相关信息
合作机构
生活网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站服务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