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医学术语“踝关节扭伤”。在日常生活、运动中常可发生。多发生于行走有台阶的地方,或者穿着高跟鞋走路不慎。在各式运动中,脚踝扭伤是相当常见的,尤其是篮球、足球、跑步等运动时踝关节活动范围超过其正常活动度(过度内翻或者外翻),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腱、关节囊等发生损伤。
今天,让桂林医学院康复系副主任,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治疗师王新涛来说说,崴脚了,怎么办?
崴脚最大的危害是许多人常不以为然,不采取正确的治疗,韧带及关节囊损伤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造成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导致习惯性扭伤,严重影响运动机能与日常生活。
踝关节周围主要有内侧的三角韧带(包括舟胫韧带、跟胫韧带、距胫前韧带和跟胫韧带)和外侧的外侧副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踝关节扭伤一般主要指这些韧带的损伤。
临床上踝关节扭伤或拉伤后需要遵循RICE原则(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但2012年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评论文章,强烈建议将目前踝关节损伤治疗的RICE原则替换为POLICE,即保护protect,适当负重optimal loading,冰敷ice,加压包扎 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目前临床常用POLICE原则:
P(Protection,保护患肢)
在急性损伤后的初期应当尽可能保护受损的部位以免二次伤害。应用弹力绷带或者足踝外固定,限制关节活动,以达到保护作用;重伤者可能就需要打石膏固定了。切忌用手按摩局部,揉按局部看似起到了暂时止痛作用,但从组织损伤来看,会导致受损部位组织的二次伤害。
OL(Optimum Loading,合适的负荷)
在保护患肢期间应该开始进行轻柔的活动。踝关节扭伤后的第二天其实就可以进行有意识的活动,尽最大可能在无痛范围内向不同方向活动脚踝。以前认为过早活动会导致受损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结构愈合延迟,实践证明合理的负荷会加快局部血运,起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I(Ice,冰敷)
冰敷的作用是冷疗。可以收缩血管抑制神经传导,减慢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细胞组织的受伤和坏死,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痉挛,降低血管壁的渗透性,从而减轻肿胀。冰敷还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特别是在伤者对受伤的关节进行了局部加压包扎的情况下。一般单次冰敷以10~20分钟为宜,两次之间至少间隔1~2小时,可以多次。根据肿胀程度的不同,可以酌情增减。常用的冰敷材料可以选择冰冻的矿泉水或者饮料以及冰棍等。这里提醒大家一下,在冰敷时一定要勤观察,不要直接敷在皮肤上应该用毛巾或者衣物隔离皮肤,避免引起局部组织的冻伤。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的目的在于通过局部绷带包扎的方法压迫损伤的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这里同样要强调一下,不是说加压包扎越紧越好。如果包扎得过紧,可能会导致足部组织的坏死。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加压包扎方法:
1.准备一条弹性绷带。也可以就地取材如有弹力的布条、丝袜。
2.将绷带的一端固定在前足,靠近崴伤的位置,注意不要包裹全足充分暴露足趾方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避免缺血坏死。
3.用8字绕法将绷带缠绕在脚踝周围。从脚踝的内侧开始,将绷带绕过脚踝一圈(在绕圈包裹的过程中每一圈的绷带要覆盖前一圈绷带的三分之一宽度),然后交叉到脚踝的外侧,再绕回内侧,形成一个8字形。
4.继续以8字绕法将绷带绕过脚踝,每次绕过时要略微向上提升,直到覆盖到整个脚踝和足部。
5.最后,将绷带的末端固定在脚踝上方,确保包扎紧密而舒适。
E(Elevatio,抬高患肢)
抬高患肢就是要将受伤的肢体抬高10到20厘米,高于心脏的水平,为的是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促进水肿吸收减轻踝关节肿胀。
药物治疗可以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中药(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此外,崴脚特别容易合并足踝关节紊乱、外踝骨折、跖骨骨折、胫腓骨螺旋型骨折等问题,因疼痛不剧烈,导致十天半个月才到医院就诊,延误病情,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获得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