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附院医生说】“黑便呕血”?身体给出的消化道出血信号别忽视!

发布时间:2024-02-02 阅读:

近日,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接诊一位45岁的消化道大出血男性患者,起初男子未在意其上腹疼痛,不料病情持续发展,逐渐出现呕血症状,直至大量呕血引起他人注意,才呼叫了120急救车送诊。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时患者已失血性休克,出现意识障碍,出血仍在持续,如不及时开展急诊手术,生命危在旦夕。经过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及血管外科等多学科紧急联合会诊后,由消化内科医疗团队及时为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成功止住血,保住生命。术后男子再无呕血、黑便等出血迹象,后续通过输血、止血、护胃、抗感染等治疗后慢慢康复出院。

桂医二附院急诊科医师介绍,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以中老年人为主。人类消化道全长9-10米,小肠最长,约7米;从食管至肛门,分为上消化道(胃+十二指肠)、中消化道(小肠)、下消化道(大肠+肛门)、其中60%~70%的消化道出血源于上消化道。

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大量饮酒醉酒后剧烈恶心导致贲门粘膜撕裂;饮食不规律导致消化性溃疡;某些药物导致急性胃粘膜病变;原有肝病患者进食粗糙食物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道肿瘤性病变、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憩室病,痔疮等。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

呕血:出血量大、速度快,可出现呕吐鲜红色血液;如果血液在胃内潴留时间比较长,经过胃酸作用变成酸化血红蛋白,呕吐物常呈咖啡色。

便血及黑便:出血量较少,速度慢,没有呕血,经肛门排出体外: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典型表现为柏油样便;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粪便可呈暗红色;当出血量极少时(小于5ml),大便颜色没有明显变化,需要进行便常规检查,隐血试验呈阳性。

贫血及周围循环衰竭:由于急性大量失血致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引起周围循环衰竭,多见于短时间内出血量大于1000ml患者,一般表现为头昏、心悸、乏力,平卧位突然站立时发生晕厥、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严重者呈休克状态。

消化道出血如何防范?

1、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规律,避免过饥或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远离浓茶、咖啡或烟酒。

2、识别出血并及时就医:出现呕血、黑便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减少身体活动,及时送医院救治。

3、出血活动期应注意禁食;出血停止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出血停止6h后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以后改为半流质饮食、软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少食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

4、活动性出血患者需卧床休息,呕血时头侧向一侧,避免呕血引起窒息。

消化道大出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桂医二附院急诊科提醒广大市民,冬春季节是消化道出血的高发季节,切忌过度大量饮酒,避免暴饮暴食,规律作息。出现消化道出血时,无论是呕血、呕吐咖啡样物,还是排黑便,都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通讯员 陈芷微)

责任编辑:董美玲
相关信息
合作机构
生活网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站服务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