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人次:727111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站站”兢兢,辨其原因 仔细查找,无处遁形_资讯内容

“站站”兢兢,辨其原因 仔细查找,无处遁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2023年06月20日 桂林生活网健康频道 点击率:1904

  今年73岁的覃奶奶,一月前身体开始出现奇怪反应,身体如同安装了一个开关,站立时出现双下肢不自主震颤,颤抖时在腿部可触及肌肉细微跳动的感觉,而端坐、平躺或行走时,这种症状明显减轻消失。是不是患上了大家常说的帕金森病?带着这个疑问,覃奶奶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神经内科寻求答案。

  接诊的神经内科贺华副主任医师发现,老人虽然直立时出现下肢抖动,但无行动迟缓,且未出现身体僵直、感觉异常的情况,四肢肌张力对称正常,无小脑共济失调表现。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驻桂神经内科专家申向民教授的指导下,神经内科团队给老人进行了甲状腺功能、铜蓝蛋白维生素B12、头颅核磁平扫、肌电图等相关检查。根据老人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最终诊断老人患上了"原发性直立性震颤"。

  申向民教授指出,直立性震颤是一种少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站立时双下肢肌肉出现同步的高频震颤,伴有不稳感,而坐位或行走时消失,有些患者可伴有上肢、躯干的姿势性震颤。直立性震颤多见于老年女性,有学者将其分为原发性直立性震颤和直立性震颤叠加综合征两种类型。目前,国内关于"直立性震颤"的研究报道较少,多数临床医生缺乏对该病的认识而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直立性震颤患者一般表现为站立时腿部出现的短暂震颤,患者往往感觉站立不稳,改行走或卧位时震颤能明显缓解。检查患者生化无明显异常表现,直立性震颤叠加综合征或可伴有小脑、豆状核、脑干、丘脑异常影像改变。“直立性震颤”患者肌电图具有特征性表现,表现为直立位下肢出现高频震颤,为13到18赫兹,其频率远超其它可能出现震颤的相关疾病。

  导致震颤的疾病繁杂多样,比如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小脑性震颤、多系统萎缩、心因性震颤、Graves病、药物性震颤等等,均可出现肢体不自主震颤。

  大家熟知的是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他们跟直立性震颤有什么区别呢?申向民教授指出,帕金森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除了这些,还会有非运动症状,比如感觉障碍、嗅觉减退、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而特发性震颤是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往往见于一侧上肢或双上肢,头部也常累及。下肢较少受累,震颤频率一般为6到12Hz,部分患者饮酒后震颤可暂时减轻,情绪激动或紧张、疲劳、寒冷等可使震颤加重。

  震颤有时可能和其他全身或神经系统疾病组成综合征,医学上称之为震颤叠加综合征。由于震颤表现多种多样,要辨其病因才有可能做到药到病除。

  直立性震颤要怎么治疗呢?申向民教授指出,对于直立性震颤的患者,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治疗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氯硝西泮,或其它的二线药物,如加巴喷丁、卡马西平、扑米酮等。有研究显示,脑深部电刺激对于难治性直立性震颤有显著疗效,慢性脊髓电刺激也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案。最新研究也揭示了经颅磁刺激在原发性直立性震颤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覃奶奶住院治疗中加用加巴喷丁后,下肢震颤的症状明显缓解消失了。专家提醒,出现震颤应及时就诊,避免不必要的担忧。如果有这方面的困扰,请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找到病因,才能“颤”无不胜。(通讯员 易莉娜)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