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中的万幸!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我们称他为唐先生(化名)。
唐先生,桂林全州人,今年60岁。
在2021年12月下旬,唐先生就感觉胸闷、气促,在当地医院就诊后推荐到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做进一步诊疗。
只花了十多分钟,在冠脉介入团队的高效协作下,唐先生的冠脉造影就做完了。
检查显示,唐先生冠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均有病变,属于典型的三支病变,其中,前降支还属于慢性闭塞性病变(CTO病变,是冠心病较为严重的一种),必须要进行血管开通治疗。
回想起自己的大姐前几年因为心梗而离世,现在自己又检查出了冠脉的严重病变,医生说,自己属于冠心病家族史的类型,再加上自己和几个姐弟都上了年纪,且都有糖尿病,属于高危群体。
“健康是1,其他是0,没有健康,都等于0。”
平时听过了太多因为急性心梗而抢救不过来的例子,毕竟也到了这个年纪,想起种种因素,唐先生坐不住了。
他掏出了手机,给64岁的二姐、55岁的弟弟、50岁的妹妹一个个打起了电话。
“赶紧上来桂林做检查,有问题解决问题,没得问题也安心,市人民医院这里水平又高,态度又好,赶紧做,做了好过年。”
在唐先生的电话“攻势”下,唐二姐、唐二弟、唐小妹、还有两个侄子、侄女都被说动了。在12月底,唐先生一大家子一起来到了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准备做冠脉造影检查。
这可是冠脉造影检查的“全家总动员”!
面对唐先生一家,心脏中心的医务人员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也惊呼没有想到。
“这种一家人来做冠脉造影的,确实很少见。”心脏中心伍于斌主任介绍。
12月29日,在心脏中心介入手术室,医护团队为唐先生的5名家人分别做了冠脉造影检查。
“除了两个侄子、侄女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外,唐先生的二姐、弟弟冠脉造影检查均显示患有三支病变,需要植入支架治疗,50岁的妹妹右冠近中段狭窄率达到50%,呈阳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伍于斌主任介绍:“加上唐先生,姐弟四个均查出患有冠心病,其中三个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能够提早检查出来并进行及时的治疗,这对于患者后续生活质量的改善、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都是非常有益的。”
12月31日,心脏中心介入团队为包括唐先生在内的3名家庭成员实施了支架植入和球囊扩张术,手术顺利,术后,唐先生及家人很快就康复出院。
“检查出来有病,总比有病没有检查出来好得多,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次住院值得了!”唐先生说。
如果检查出患有冠心病,是不是意味着家人都会得呢?
“冠心病虽没有被判定具有遗传性,但有家族史的人群同属高危人群,须积极预防。因为家庭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基因遗传等因素,理论上说有冠心病家族史者患病几率更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伍于斌介绍。
伍于斌
桂林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中国胸痛中心核查专家,中国胸痛中心桂林市人民医院医疗总监,先后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导管室、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导管室、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心内研修。
我们常说的冠心病家族史,是指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有确诊的冠心病病史, 且冠心病需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的诊断标准, 即有明确的心肌梗死病史或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冠脉狭窄≥50%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检查呈阳性)。
伍于斌介绍,许多研究表明,冠心病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冠心病患者其子女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无冠心病者的子女高5—7倍, 而且这些子女发生冠心病的时间比他们父母更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命中注定”要患冠心病。
实际上,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的。较为明确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除了年龄、性别及遗传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外,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症、精神紧张、每日蔬菜及水果摄入量不足也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有冠心病家族史的,要格外注意,身体不舒服要及早到医院检查,并及早对症治疗,同时要积极地控制危险因素、科学运动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血压以及患病的风险。伍于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