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在我国的种类繁多、分布十分广泛。广西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适宜野生蘑菇生长。为避免误食造成食物中毒,保护自身生命安全,大家要对野生蘑菇保持谨慎,剧毒的蘑菇也不一定色彩鲜艳,尽量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常见毒蘑菇科普
亚稀褶红菇
俗称“火炭菌”,剧毒!
每年的8月,是亚稀褶红菇生长旺盛期,也是中毒高发时节。亚稀褶红菇其貌不扬,典型特征为“灰帽子”(菌盖)、“灰裤子”(菌柄),受伤变红。
亚稀褶红菇主要引起横纹肌溶解型症状。亚稀褶红菇中毒潜伏期短,一般10分钟-2小时,大多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并有乏力感,后逐渐出现明显的全身乏力、明显的腰背痛、肌肉酸痛,可有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可出现少尿或者无尿,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等表现。
生化指标表现为血浆肌红蛋白、肌酸激酶急剧上升,肌酸激酶通常高达数万至数十万。严重者可因肾、肝脏、呼吸、循环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最快会24小时内死亡。
剧毒鹅膏
鹅膏类毒蘑菇特征:“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分布于我国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剧毒鹅膏是一类含有剧毒环肽类毒素的真菌,因其外形与可食的鹅膏极为相似,故常误食导致中毒。
剧毒鹅膏含鹅膏毒肽,即便经过高温处理也不能降低其毒性。剧毒鹅膏是中毒致死率最高的一类毒菌,误食毒菌中毒死亡百分之九十由剧毒鹅膏所致。
鹅膏类中毒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症状、急性肾损害型症状、神经精神型症状。
大青褶伞
大青褶伞是剧毒蘑菇,内含肝脏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和溶血四种毒素,食用后会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并且死亡率相当高。
青褶伞每年3-12月份都会生长,其中6-10月份是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大青褶伞常生长在草坪、公园、农田、菜地等,是离我们最近的毒蘑菇种类之一。
9月份是误食大青褶伞中毒的高峰,它主要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如果一次性进食过多,可能出现抽搐,循环障碍,胃肠道出血等症状,对身体危害较大。
预防
1、不采食不买卖野生蘑菇是预防中毒的最好办法。
2、不认识的蘑菇不要吃。
3、吃蘑菇的同时不要喝酒,避免引发毒素反应。
4、加工方式上不要急火快炒,而是烧熟煮透。适当少量进食,不要连顿食用。
5、吃蘑菇前可以拍张照片,记录蘑菇外表,以防万一。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提醒您:不慎食用毒蘑菇,千万别慌张!及时拨打120,马上就医最要紧!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症状因其种类及所含毒素不同,表现各异。
1. 胃肠炎型
多在食用后2小时左右发病。表现为剧烈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一般不发热。该型是极普遍的误食毒蘑菇中毒类型,中毒病程短,及时治疗恢复较快。
2. 神经精神型
除肠胃炎的症状外,还有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跳减缓、代谢水平减缓等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甚至死亡。
3. 溶血型
起初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由于红细胞被破坏,发病3~4日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脾肿大,少数中毒者出现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贫血。
4. 脏器损害型
此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其临床表现按病情发展可以分为:
① 潜伏期:一般无任何症状。
② 胃肠炎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脐周腹痛、水样便腹泻,但多不严重,常在1~2天后缓解。
③ 假愈期:多无症状,或仅感轻微乏力、不思饮食等。
④ 脏器损害期:突然出现肝、肾、心、脑等脏器损害,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少尿、血尿,甚至发生急性肝坏死、肝性脑病、尿毒症,并可以导致死亡。
⑤ 精神症状期:部分患者呈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惊厥。可因呼吸、循环中枢抑制或肝性脑病而死亡。
⑥ 恢复期: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一般在2~3周后进入恢复期,中毒症状消失,肝功能好转并痊愈。
就诊
一旦出现中毒情况,及时催吐、立即送医。如未能及时就医,患者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刺激咽喉部进行催吐、洗胃处理(但禁用于已昏迷的患者,防止窒息),尽快排除体内未被吸收的残菌或缓解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症状;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少量盐水,补充丢失体液,防止脱水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