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团队为一名既往严重碘造影剂过敏且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累合并三支血管病变的重症冠心病患者,通过介入手术完成了闭塞血管的开通并成功植入支架,获得患者好评。
73岁的蒙阿姨(化名)近三年来胸闷胸痛反反复复,活动后明显气促,期间在桂林多家医院辗转就诊,希望获得心脏方面系统检查,但因她二十多年前做肾盂造影时曾发生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碘造影剂过敏的经历,让各接诊医生想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检查望而却步。忧心忡忡的蒙阿姨为寻求进一步诊治,经人介绍来到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门诊就诊。
科室主任王新云详细了解患者症状和过敏史具体表现后,考虑患者患有冠心病,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检查方案后,建议应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术。但是术中会用到碘造影剂,而患者又曾有对碘造影剂过敏的情况,面对如此矛盾的情形,王新云带领科室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讨论,为患者术前使用双重抗过敏措施,术中备好抢救物品、药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运用极少剂量的造影剂在一分钟内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结果显示为前降支齐头完全闭塞+0、1型左主干分叉病变,回旋支近段75%狭窄、右冠近段50%狭窄。
术中影像
为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家属希望积极治疗,王新云指出此为复杂齐头慢性闭塞,前三叉分叉病变严重,开口突破困难,手术难度极大,手术耗时长,造影剂使用多,都是不可忽视的难题。对此,手术团队也提出了更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即通过冠脉内超声指导精准定位闭塞的前降支开口,使用多种CTO导丝,反复尝试通过闭塞段达到远段真腔,根据超声结果选择药物球囊或者支架植入,同时在整个术中严格控制造影剂的使用量,甚至尽量不使用造影剂。最终仅在1.5小时内顺利完成了IVUS+PTCA+药物球囊扩张术+STENT术,前三叉病变使用双支架技术处理,手术全程造影剂用量不足40毫升,术后患者转入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严密监护,以防迟发过敏反应。
术后,蒙阿姨未发生任何过敏反应,感受良好,困扰多年的胸闷胸痛的症状迅速得到显著改善,长期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术后第一天,在康复治疗师陪同指导下,蒙阿姨开始进行早期床旁心脏康复训练,面对来查房探望的医护们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术后第三天,蒙阿姨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顺利出院,并真诚感谢医护:“谢谢二附院的医护人员,感谢你们。”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有1139万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PCI)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
冠状动脉造影术、PCI术均需常规使用碘造影剂,据统计,全球每年约1亿人使用碘造影剂。据报道,中国人群使用碘造影剂的过敏发生率为0. 4% ,其中90%为轻微、7.7%为中度、1.4%为严重过敏反应。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个体差异较大,轻者可伴有皮肤瘙痒、荨麻疹等,重者可能发生血管水肿、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
那么,对于既往有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因病情需要又必须使用碘造影剂辅助检查,是否意味着进入矛盾“死胡同”?答案是否定的。国内相关研究显示,对于曾有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措施,如甲泼尼龙联合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等,能有效避免患者发生过敏反应。(通讯员 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