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挤眉弄眼扮鬼脸?需警惕!桂林市中医医院儿科巧医小儿抽动症

发布时间:2024-03-11 阅读:

桂林市中医医院有一个“热闹”的科室,充满了孩童稚嫩的声音,这里时而欢声笑语,时而哇哇大哭,中间还夹杂着父母一声声安抚和鼓励声,这里就是儿科。这里有一群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花使者”,他们用温暖的笑容、亲切的语言,为祖国“花儿们”带来健康和希望。

挤眉弄眼做鬼脸影响孩子成长,中医妙方大显身手

2月17日,一对外地年轻夫妇带着6岁的孩子,满脸愁容地走进儿科副主任医师谢春玉的诊室,患儿母亲带着哭腔说道:“医生,我家孩子近几月老是挤眉弄眼做鬼脸,有时还耸肩,在我们当地做了头部CT、脑电图,还有一些抽血检查都查不出问题,近几日病情明显加重,平均几分钟就要发作一次,每次要连续做好几个刻板的鬼脸,严重影响日常学习、生活,孩子现在整天闷闷不乐、茶饭不思、默默不语,我们做家长的很着急,心疼极了。”患儿母亲说着说着就红了眼。

谢春玉听后安抚了患儿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详细询问孩子病史,对孩子进行了体格检查,最终诊断为小儿抽动障碍——肝旺脾虚,肝风内动。谢春玉分别对孩子和孩子父母做了心理疏导,普及了有关小儿抽动障碍的相关知识,告知了日常生活作息、饮食禁忌等相关注意事项,并开处中药方天麻钩藤饮合四君子汤加减。

服药5天后,患儿情况好转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食欲也变好许多;服药第9天,孩子做鬼脸的症状消失,只是偶尔吸一下鼻子,可以正常回校上学。患儿妈妈十分高兴,对医生真诚地表示感谢,还发来了一段孩子面带微笑背诵诗歌的视频,笑容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孩子的脸上。

谢春玉以及所有儿科“护花使者”心里,尤为开心的事就是听到患儿病愈的消息,像这样的小儿抽动症患者,儿科门急诊每年都要接诊几百例,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小儿抽动症”科普时间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作息、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小儿抽动症”的发病率日趋上升。该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以多组肌肉群不自主自动快速收缩而出现的症候群为主要表现,如眨眼、噘嘴、皱鼻、做鬼脸、摇头、耸肩、甩手、举臂、踢腿、收腹动作及发出吸鼻声、清噪声等,严重时可出现口出秽语。

小儿抽动症虽然没有具体的器质性病变,也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可能因抽动而遭受嘲笑,导致患儿变得孤僻、抑郁、自卑,从而变得学习困难、社交障碍,引起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长期抽动会导致抽动部位多处肌肉的僵化畸变等。

目前西医多采用氟派啶醇、硫必利等治疗此病,但因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多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中医研究认为小儿抽动障碍,其本责之于五脏失调,以肝脾为主,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气失调,风、痰、火、虚四者相互夹杂为患。可通过“脏腑辨证、分期辨证、主症辨证、体质辨证、三焦辨证”等方法论治,治疗上以息风止动为基本治疗原则。实证以平肝息风,豁痰定抽为主;虚证以滋肾补脾,柔肝息风为主;虚实夹杂证治当标本兼顾,攻补兼施,配合针灸、耳穴等外治更优。

儿科团队撑起生命绿荫,放飞天使翅膀

桂林市中医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始终贯彻“以中医特色治疗为中心,中西合璧、防治一体、内外兼施、用心护童”的科室宗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挖掘中医药精华,他们用精湛的技术撑起生命绿荫,用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童心为每一名患儿服务。(通讯员 谢春玉 詹金容 黄蕾)

责任编辑:董美玲
相关信息
合作机构
生活网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站服务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