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女星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流感并引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
流感为何会致命?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其传染性强、症状更重,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我们该如何科学防治呢?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99%以上的流感都是“甲流”惹的祸!
“甲流”,即甲型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的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H1N1亚型所致。
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传播。在人群密集或空气不流通的室内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主要传染源为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一旦被甲流盯上,身体会发出一系列“求救信号”:
发热(体温可达39~40℃)、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如腹泻、呕吐。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不过,不同人表现出的症状会有细节差异。比如,有的人得了流感,可能更多是咽痛、流鼻涕,另一个人可能觉得头晕、嗓子疼、咳嗽加重。
流感不可大意
流感的常见症状有:高热(39-40℃)、畏寒、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喉咙痛、干咳、流鼻涕、胸骨后不适、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等。
流感的症状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流感的致死率并不算太高,大部分患者在得到及时治疗后都能痊愈。
但流感病毒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会引发并发症,比如肺炎、心肌炎、脑炎或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等等,这些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那死亡率可就高了。
尤其是肺炎,堪称是流感最凶险的杀手之一。
流感还可导致慢性基础疾病加重,与健康同龄人相比,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更重,死亡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1.3倍。
虽然目前国内的流感疫情还算比较平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事实上,中国每年冬春季都是流感高发期,尤其是南方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简直就是病毒滋生的“温床”。
以广东为例,每年冬春季和夏季都是流感的“重灾区”,一旦天气稍有变化,流感病例就会激增,更让人担心的是最近几年,国内的流感病毒似乎也在悄悄变异。
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52周,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明显,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占据了主导地位,检测到的阳性样本中高达99.7%都是甲流病毒。
1
科学预防,筑牢健康防线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每年流感季来临前接种。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咳嗽、打喷嚏后。
戴口罩:在流感高发季节,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保持通风: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增强体质: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2
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等,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接触史。
早诊断:流感病毒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阿比多尔等。
多休息: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劳累。
3
关注重点人群,守护健康
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是流感高危人群,更应加强预防,及时接种疫苗。
出现流感症状后,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流感并不可怕,科学防治是关键!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积极预防流感,守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二附院医生提醒,出门要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如果出现了流感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抱着“大不了”的侥幸心理。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多锻炼、多休息、多喝水,提高自身抵抗力才是抵御流感的最好办法。
流感疫苗预约方式
1、知苗易约点击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医院成人疫苗门诊
2、通过“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智慧医院”公众号注册预约或现场至挂号处挂成人疫苗门诊号。
(注意事项:孕妇及特殊人群如需接种疫苗,请在接种前咨询医生,确保无接种禁忌症。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应避免接种。)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疫苗门诊,除了流感疫苗可预约接种之外,还可预约接种狂犬疫苗、HPV(四价、九价)、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乙肝疫苗、水痘疫苗、破伤风疫苗等。(其中狂犬疫苗及破伤风疫苗可24小时接种)
预防接种门诊地址: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人疫苗门诊
开诊时间:
星期一~星期五:08:00-12:00
14:30-17:30;
星期六~星期天:08:00-12:00
联系电话:
0773-5590417
文、图:宋佳丽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