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检测为患者输血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3-07-21 阅读:

临床中有些患者多次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并未明显增加,出血症状也不能得到控制,输注的同时还出现了出血、紫癜等症状,这可能是因为产生了血小板抗体。

近日,72岁的苏奶奶因上腹部疼痛20余天伴皮肤瘀斑半月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就诊,血常规结果显示患者血小板6*109/L(血小板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提示血小板缺乏。考虑患者同时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明显出血倾向,主治医生为苏奶奶申请输血治疗。经输注后,复查患者常规血小板也只有8*109/L,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经多学科会诊,输血科建议为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提示血小板抗体阳性,结合相关临床症状,苏奶奶最终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过规范的针对性治疗,苏奶奶血小板计数回升,目前已康复出院。

在深入了解血小板抗体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的三大有形成分之一,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的活性小块胞质形成,是机体止血机制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参与止凝血过程,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当人体血小板异常减少时,出血的风险则会增加。

输注血小板制品是临床预防和治疗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出血及创伤手术中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当前临床血液病、肿瘤和外科手术等的重要支持疗法。

了解了血小板和其功能后,血小板抗体形成就有迹可循了。血小板具有复杂的抗原系统,妊娠、输血、器官移植等均可诱导机体产生血小板抗体,包括HLA抗体、HPA抗体和CD36抗体等。这些抗体可以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胎儿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输血后紫癜等。

红细胞抗体已经成为临床输血前免疫学检测的常规项目,而输血前血小板抗体检测并未得到临床充分重视。输血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可以充分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和疗效,预防血小板无效输注和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液资源,诊断血小板抗体相关免疫性疾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输血科温馨提示:血液资源非常珍贵,血小板抗体检测可避免或减少因血小板输注无效所造成的血源浪费,为临床科学合理输血及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提供有效参考。


责任编辑:董美玲
相关信息
合作机构
生活网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价格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站服务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