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
这份健康饮食指南请查收
高考期间,考生的体力和脑力消耗都很大。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为了以最佳的状态参加考试,专家提示广大考生要注意饮食安全,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饮食指南
食品安全最重要
忌生冷寒凉,一定要吃热饭,别吃冷饭!保证食材的新鲜,天气炎热,不要误食腐坏的食物;烹饪食物时,一定要烧熟、煮透,避免吃坏肚子。
均衡营养合理三餐
考试期间,饮食应以安全、均衡、营养为首要原则,多样化的饮食能为考生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家长应结合考生的日常饮食习惯,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可以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结合考生膳食的实际情况进行配餐,确保考生的营养所需。
一日三餐食谱
营养早餐
主食:推荐选择易消化的主食,如红薯粥、全麦面包、豆沙包等。这些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
蛋白质:可以选择牛奶(250ml-300ml)、鸡蛋(1个)、火腿等作为蛋白质来源。蛋白质是构建大脑神经细胞的基础,有助于考生保持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蔬菜水果:搭配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苹果等,以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
营养午餐
主食:米饭、馒头等是常见的主食选择。这些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持久的能量。
蛋白质:推荐选择瘦肉、鱼肉、豆制品等作为蛋白质来源。这些食物不仅富含蛋白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午餐应当搭配多种蔬菜,如蘑菇、青菜、西兰花等。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和保持身体健康。
汤品:可以选择清淡的汤品,如白菜豆腐汤、萝卜小排汤等。汤品能够补充水分和营养,同时有助于消化。
营养晚餐
主食:可以选择米饭、粥等作为主食。这些食物易于消化,不会给肠胃带来太大负担。
蛋白质:推荐选择鱼肉、豆腐等作为蛋白质来源。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且易于消化。
蔬菜:晚餐应当搭配多种蔬菜,如海带、西兰花等。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和保持身体健康。
汤品:可以选择清淡的汤品,如番茄蛋汤等。汤品能够补充水分和营养,同时有助于消化。
避免饮食误区
花卷、葱油饼、小米粥、鸡蛋、蒜蓉生菜
一、大量摄入单一食物
许多家长认为某些食物能“补脑”,如核桃、鱼脑等,还有些家长认为考前应该给孩子补充大量的肉类和鱼类,认为这样能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而忽视了饮食多样性的重要性。实际上,单一食物的大量摄入不仅难以提供全面的营养,摄入过多的肉类和鱼类可能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影响记忆力,造成考生身体疲劳,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二、早餐不吃主食
有的家长和考生认为肉、蛋、奶营养高,只吃该类食物即可,主食吃不吃无所谓。然而,葡萄糖是大脑能直接利用的唯一能量,其主要来源于主食。因此,早餐建议还是要确保充足的谷类摄入,例如食用馒头、包子、粉等,辅以少量的粗杂粮、奶和蛋等优质蛋白质食物或适量果蔬等。
三、饮食“大变样”
有些家长在考前给孩子更换食谱,希望通过改变饮食提升孩子的体能和智力。然而,饮食习惯的突然变化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不适,影响考生状态,建议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避免考前进行大幅度地调整。
四、随意饮用提神饮料
有些考生在备考时会饮用咖啡、浓茶等饮料,提神醒脑。但这实际上是在透支自己的体力,如果饮用过量的话,这类饮料容易导致神经兴奋,影响考生的睡眠。
五、过度依赖保健品和补品
许多家长将服用保健品视为补充营养的有效途径,但这种做法可能会带来反效果。如果考生平时不习惯服用保健品,考前也不建议突然食用。如有特殊需要,应在营养师或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补充。
在青春的赛道上,高考无疑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冲刺。它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场人生的洗礼。桂医二附院提前祝各位考生考出好成绩,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文、图:王振海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