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是成人散发腹泻的第一大致病原和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第二大致病原,全球约18%的急性肠胃炎病例由诺如病毒引起。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高发季节,它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极易引发聚集性感染。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传人主要是密切接触感染者,感染者的呕吐物、粪便以及他们产生的气溶胶,被感染者污染的物体表面等;经食物和经水传播则是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人群普遍对诺如病毒易感,感染后会对同一型别病毒有一定抵抗力,但不同型别的病毒感染仍可致病,所以可能会出现反复感染。
感染诺如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泻为黄色稀水便或水样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部分患者可伴有轻度发热、头痛、寒战、肌肉痛等症状。一般1~3天可以自愈,但体弱、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状多较重,可能出现口干、口渴、头晕、四肢乏力、皮肤弹性差、少尿等脱水现象。约30%的感染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称为隐性感染者,但其粪便中可排出病毒,是疾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
核酸检测“显神通”:当怀疑感染诺如病毒时,病原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免疫学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不足,尤其在感染早期或病毒载量低时容易漏检,因此感染早期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尤为重要。核酸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检测极低浓度的病毒核酸。
诺如病毒核酸早期检测对于防控疫情意义重大。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人出现疑似诺如病毒感染的症状,及时进行核酸检测有助于快速发现感染源,进而采取隔离、消毒等防控措施,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比如,在学校里,如果有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通过核酸检测确定感染情况后,可将感染者隔离,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毒,避免更多学生被感染。
面对诺如病毒这个健康“敌人”,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策略,它不仅能保护个人的健康,更能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让我们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在病毒来袭时,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治疗,守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防线。
通讯员:陈雀玲